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京icp备案号 10022562 copyright 2005~2010 www.yqyjh.com|www.yqtjq.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 汪传杨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复制镜像。
研究会核心领导小组成员
研究会中的汪脉谱系
汪传杨氏太极拳专委会公告: 专委会宗旨:加强太极拳习练及太极功法、太极推手、太极技击的研究交流,增进友谊。传承太极文化,继承和推广太极拳前辈先贤的武学成果。
汪传杨式太极拳的主要特点及其基础功的习练方法(刘金印)(三)
[ 录入者:yqadmin | 时间:2010-03-24 14:24:29 | 作者:刘金印 | 来源: |字号【 】 | 浏览:14086次 ]
8)脚心“吻”地。脚趾向外舒展。不能“入地三尺”。

9)两肩、臂松活,关节连着,又像不连着,“嘀里当啷”的,犹如鞭绳。肌肉要放松。

10)虚腋。不能夹腋。腋下如夹个皮球,球不能扁、丢。

11)腕要灵活。不能出死弯儿,不能“折”腕。

12)手要松软灵活。“十指露缝掌洼心”。手心含一气球,无论手的姿势如何变,球都不能脱落。手是雷达、方向盘,是管侦查和掌握方向的,不是发力、打人的,手不能用力。

(二)散

只有松不成,还要散。散是进一步松。前面讲要从上向下松,从头到脚松,这时容易把全身重力都压在下肢。现在讲,还要从下向上松,从脚外侧松;松踝关节,松膝,松胯,松腰。从腰向四周散,意气从中心舒散到四肢,手心脚心。散成肩圈、腰圈、胯圈。汪先生强调,散是立体的,向上、下、左、右四周散,散成一个大气球。散是意气的舒散,不是骨骼向外撑,肌肉向外涨。

散,涉及开合问题。开合贯穿整个练拳过程。这里说的开,是意气从中心向四周舒散,开要舒服。合,是意气从四周自然地回到中心,合也要舒服,合不是收缩,不是聚。一个姿势可以有几个开合。

这里讲的是知己之功的散。知彼之功还有散的功夫。

散的问题,前人讲的较少,汪先生对散有新的发展。

(三)通

把意气通过手指通出去一尺到三尺,这是技击的练法。通出意气一定要收回到中心,只通出,不回收要伤内气。收回后,再通出去,再收回来,循环往复进行“内外气交换”,有利养生和技击功夫增长。但必须经过长时间修炼,有了一定的功夫,才能进行。养生练法,一般说来,内气不外泄,只通到手心和脚心。到了高级阶段,也可以进行“内外气交换”。

(四)空。“浑身透空”说的是一种想象,一种感觉。“身上什么都没有”,无意想干什么,舒服,不吃力。对技击来说,发劲儿时向外一松,和对方脱离。对方还击,找不到着力点,感觉打在空上。

松、散、通、空,要贯彻到练拳的每个姿势中去。走每个姿势有四个步骤:

1、起点。对准方向,换好合适的腰,意气松、散、圆,周身舒通。

2、运行。平送腰胯,进行到合适的程度。

3、重点。正姿势,“亮相”,意念稍一集中,马上松开。不是一紧,而是一松,要舒服。

4、变换。在运行将到终点时,意气即开始收回,换腰,过渡做下一个姿势。变换时要保持中正安舒。姿势与姿势之间的变换,衔接要自然,不能间断、停顿、猛变换。要保持意气运行通畅自如。

知己之功必须通过长期盘架子才能有收获。杨澄甫要求弟子们每天练八趟架子,每趟一小时左右。初学者要严格按照规矩一招一势认真习练,反复矫正。架子练熟后,要求逐渐减少拙力,开始习练内功。架子要天天练,功夫才能逐渐增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达不到目的的。功夫也写作“工夫”,必须花工夫,才能得到功夫。

五、知彼之功

知彼之功就是技击的功夫。知彼之功具体招术很多,我不怎么懂,只能根据了解,作几点概括和介绍。

1、有句口诀“周身合适,万法之宗”。必须初步具有松、散、通、空的基础功夫、太极劲儿,才能习练“汪传”技击功夫。否则难懂、难会。

2、知彼之功要招术结合。招是神形手势、具体动作方法;术是内功,神、意、气。其中术更重要。汪先生说,有些人揉手只讲招,不讲术,互相“较劲”,结果是力大胜力小,被发出去的人不服气。

3、知彼之功具体功法有听、问、拿、放。

1)听。通过接触点,把内气移送到对方体内,了解其劲源、劲的走向,“中”在哪里。

2)问。试探一下,听的对不对、准不准。

3)拿。控制对方的“中”。

4)放。包括:放对方的劲儿;碰击对方的“中”,把对方发出去。

拿、放之间包括化。

听、问、拿、放是瞬间一起完成的。

4、听、问、拿、放都是意气在对方身上运行,是一种感觉。杨式太极拳的技击功夫特点之一是在对方身上变点、变劲儿。

5、听、问、拿、放的过程中有很多具体的招术,例如:接手四稍空,一接点中求,刺皮不刺骨,引进落空,扇面,散,找缝,渗入,枣核、杏核,旋转,侧和平,串腕、肘、肩,内线、外线,上死点、下死点,气球,平圈、立圈,各种点,各种劲儿,实中求虚、以虚带实,九曲珠,等等。对这些,汪先生都有具体、深入的解释,有新意,有创新。这有待我们逐项发掘、研究。

6、以“中”碰“中”。听、问、拿、放都是围绕着碰“中”进行的。汪先生说,太极拳最重要的是“中”。要学会以自己的“中”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