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京icp备案号 10022562 copyright 2005~2010 www.yqyjh.com|www.yqtjq.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 汪传杨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复制镜像。
研究会核心领导小组成员
研究会中的汪脉谱系
汪传杨氏太极拳专委会公告: 专委会宗旨:加强太极拳习练及太极功法、太极推手、太极技击的研究交流,增进友谊。传承太极文化,继承和推广太极拳前辈先贤的武学成果。
哲学是武术之本--2021修订版(二)
[ 录入者:yqadmin | 时间:2021-10-08 16:32:46 | 作者:石 明  萧 维 佳 | 来源: |字号【 】 | 浏览:1976次 ]
动静观同前述有欲(动)无欲(静)观念一脉相承。

    高层次武术要求达到身心运动的“动与静”。动,是打破平衡;静,是维持平衡。动中静(和“静中动”),就是动态平衡。理想的和谐和尽善尽美的水平,是身心保持连续的随遇平衡。请想一想,人的身心不是球体(其中的心还不是一般的物理量),而且面对千变万化的格斗招数和生死危机,还要做到像理想的球体在理想的平面上那样,保持随遇平衡的运动,还要灵活多变、轻松自如、高度节能——这种训练会挖掘和造就人的心理、生理和力学何等高级的超常能力!

    静或平衡的关键,在于心理中主管身心内外表里相互沟通的综合意识,不论运动如何激烈和变化无常,都要保持高度沉稳冷静的状态,尤如一平如镜的水面。也只有这样的心理平衡,才能够使人达到高度的身心松驰和高度的节能。正如拳论所说:“只要性心与意静,自然无处不轻灵”。

    而在最高境界里,还要取得身心运动同宇宙韵律的和谐与同步。这又是中国哲学关于天人感应、人天同步的整体观。人之动静一旦同宇宙整体的动静相沟通,面对未受过这种训练的人,便是静则坚不可摧、动则无坚不摧。至于真正的武术高手相对,则完全可以不经伤亡就分出高低。

 “动中求静”的技击目的,是为了“以静制动”

    “以静制动”,是尖端武术特有的以随遇平衡能力为基础的功夫和技术,具体表现为“得机得势”。略去细节不谈,其大致的过程如下。高手在对方微动之机,感应对方微动之势(这叫做“得机”);以“舍己从人(静服从动或无欲)”之心,同对方势取得和谐与同步,在对方尚未真正出手时,即已破坏了他的攻势,从而化掉对方带来的不平衡(即动);几乎同时,高手以“从人仍由己(动中求静或有欲)”之心,把对方化入自己和谐而开放的身心力学系统中,即化入自己的动态平衡(即静)之中,取得“有欲与无欲、动与静、由已与从人的动态统一(这叫做得势)”。而一旦得势,则始终保证高手的优势和主动权,也就是意味着对方注定处于全面受制的被动地位,这叫做“我顺人背”。至于真正达到把握自身、对手与环境平衡的高手相对,则是谁动谁败。因为先动者先破坏了自己的平衡。

    因此“动中求静”有许多高于技击的目的和作用,诸如在人生、在人际关系中、在适应环境或改善环境方面,都要力求达到动态平衡。因为平衡运动是损失最小、最节能、效率最高的,因此适用于任何活动领域。

 武术讲究阴阳

    阴阳也是中国哲学无所不包的概念。

    阴阳虚实及其相互转换,是武术借力打人以及以柔克刚等独特效应玄理之所在。然而其中的奥妙,却世世代代以至于今日,令人百思不解。就力学范围而言,本文要拿出一种可以落实的解释。

    粗略地讲,阴阳便是力学上的作用力(为阳)与反作用力(为阴)。阴阳转换,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互间的转换。你如果有办法使对方的来力同他自身的反作用力形成衔接,构成力学回路,他的来势便不攻自破,因为阴阳力一旦由方向相反的对抗转而相互吞噬,其力学结果永远等于零。为了在人体上,而且是在对方身上制造这种回路,当然要创造许多条件。武术以哲学与实践相融合为武器,满足了一切必要的要求,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武术运用阴阳同根又归根的哲学思想和分合规律,发现了人体杠杆力的很大一部分经过训练能够转化成“可游走”的“贯穿力”,从而使肌肉能量摆脱了肌肉和形体的牵制(即所谓“脱形”)。于是人体变成了力的导体,允许劲力在彼我双方身上任意传导,以至传到双方体外,形成任意的力场,使人体力学上升到场效应水平。因一概受特殊方式训练过的超常意识的支配,因此在脱形的力场情况下,可以自由地解决阴阳力的分合转移包括力学回路等许多力学课题。其中,意之所在为实、意之不在为虚。

    人体固有且公认的力学支撑结构、种种杠杆力学组合及其丰富的运用手段,非但未被(也不可能被)取缔或被排除在外;相反,它的缺点得到奇妙的克服,使之以常人不了解的另一种方式与上述“游走劲”和“场效应”的生物力学方式,在和谐的互补和互相转化中得到了更高效地运用。

    这便是武术阴阳虚实力学部分的基本内容以及古今结合的理论基础。我们确信,一旦这些经验和认识为现代科学所接受、所验证、所提炼,便会对整个生物力学及现代体育运动发动深刻的改造。至于充分注意和利用力学反作用力,以及其中无数的奥妙,却又是来自老子“反者,道之动”以及阴阳论等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以柔克刚的妙用,也在上述力学解决之中,并且无疑受到老子“弱者,道之用”这一思想的启发。

“后天返先天”——生命的回路

    “后天返先天”是武术与其他气功同用的原理,用来保健养生和延年益寿的。其中的理想是返老还童以至长生不死。这个原理也同“反者,道之动”之理相通。它同时又是全面挖掘和充分发挥人的身心潜能、造就超常身心素质的途径。

    “先天”,指宇宙发生论以及一切事物是如何产生的规律。“后天”,指事物一旦诞生之后,其成长衰亡的自然规律,我们也称之为“顺”的规律。“后天返先天”,则指生命的回路。用前述力学术语作比喻,“后天”即“顺”的生命方向尤如来力(作用力,属阳),“返”之,则是回力(反作用力,属阴)。即“逆”着生命方向,使生命活力返回如初。中国古人世世代代探索这生命过程返回先天之路,形成“顺则凡,逆则仙”的学说,即顺着后天自然生衰规律者为凡人;能返回到生命之初的身心状态,即返老还童者为仙人。是否确有成仙者,除了传说之外,我们无据可查,然而达到健康长寿和挖掘身心超常潜能的,却确有人在。

    道家哲学的宇宙万物发生论认为:道(即元气和总体规律)生一(即阴阳二气将判未判的太极),一生二(即已判之阴阳二气),二生三(即阴阳二气加上二气交感之气),三生万物。人为万物之一,构成人体基本物质的,中医称之为“精”。那么人的生命回路在于(武术、气功同理):“炼精化气(即万归三)”、“炼气化神(即三归二)”、“炼神还虚(即二归一)”、“炼虚合道(即一归道)”。

   “道”,是中国哲、医殊途同归之处。因为原则上讲,“合道”(道家)、“悟空”(佛学)、“归无极”(儒家)、“真人”(医家),以及许多其他哲学和宗教流派所突出的“无”,都指同一个意思。

 “无为” 是最积极的

    不少学者和读者至今指责道家哲学的“无为”学说,认为“无为”是指消极、悲观厌世的哲学。“后天返先天”原理以及前述各论证明,那是天大的误会。首先,“为无为”说明“无为”只要“为”的,就是要经过努力(为),才能够达到道(即无为)的境地;而“无为之道”原是“无不为”的,正如后天返先天的目的不是死而是长生一样。说明这是主张积极探索以至于巧夺天工、实现(或恢复)天人合一的哲学。我们读中国古典哲学要典,不能停留在字面的意义上。武术实践不断地证明,古典哲文必须破译,才能够深入领会其无穷无尽的本意。

武术的升华之路

    人的后天发育给他带来许多违背自然的习性。然而回归之路决不是指回到野蛮状态,而是指自我突破与超越。我们之所以强调武术以哲学为本,同样是因为武术借哲学实现了这样的突破与超越。

    武术起源于自卫与攻击本能,后来为战争服务,它的历史浸透了血腥气。拼死搏斗的实践,世代相传的决以死战的危机感,哲学化的深度、周密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