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京icp备案号 10022562 copyright 2005~2010 www.yqyjh.com|www.yqtjq.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 汪传杨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复制镜像。
研究会核心领导小组成员
研究会中的汪脉谱系
汪传杨氏太极拳专委会公告: 专委会宗旨:加强太极拳习练及太极功法、太极推手、太极技击的研究交流,增进友谊。传承太极文化,继承和推广太极拳前辈先贤的武学成果。
汪传杨氏太极拳推手与技击术研究(二)
[ 录入者:yqadmin | 时间:2020-12-14 17:08:38 | 作者:杨瑞 | 来源: |字号【 】 | 浏览:2847次 ]
调舍己从人,沾连粘随,不丢不顶。所以两者的明显特征就是,用意不用力,脚下不扎根。双轻手也是沾连手,双沉手也是粘随手。[9]与对方接手前,自己的神意气先合住对方的中,接手时要松、散、通、空,自己如同一个空松的大气团,身上什么都没有,把对方也当做一个气团来接,我不管他的手臂,不在手上和他争,我手的功能只是侦察、掌舵、通劲儿。一接手,自己的神意气已穿透对方的身体,控制住对方的重心,随着对方重心移动[10]

双轻手和双沉手拳架要求把内劲通出手外,并且做到内劲通出手外一至三尺,内劲要贯通放松于全身,以圆活的内气作用于身形手势,使之运行自如。运行时保持周身的圆活内气,动作平稳、均匀、缓慢地运行。发放时,内劲出手神意气要集中,还要留有余力,蓄有变换的内劲。内劲通过这种转变发挥作用,形成“化”与“发”的威力。“发于中,形于外,达于四围”。 [11]

4.2 半轻半重手特点  此技法因强调牵动四两拨千斤,故有一定的主动性,脚下有根,比较讲究重心转换和手法。推手技击时将神、意、气集中于一点,运用轻灵多变的滚、错、折、磨、侧和捋等分劲手法,乘人之势、借人之力,牵动对方重心,达到“妙处全凭能借力,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四两拨千斤之功效。[12]

顶住了,劲旋转,错开顶,从上、下、左、右侧面都可以错开。发劲儿时,劲要旋转着发,带上对方的“中”。听、问、拿、放,击发“中”,两只手向外旋,由内线出劲儿;两只手向内转,由外线出劲儿。劲儿旋转有顺时针、逆时针两种方向。旋转方向由两只手掌握。可以两只手向相同方向转;也可以一只手向一个方向转,另一只向相反的方向转。可以一只手向一个方向转,化对方来劲儿,一只手向另一个方向转,发劲儿击发对方。一只手旋转,可以向一个方向,也可以先向一个方向转,再向另外一个方向转。手中的气球,一半转向对方,一半转向自己。转半圈化对方来力,留半圈作发劲儿时借力之用。

遇对方来劲儿旋转前进,己方的劲儿还是旋转,或顺着来劲儿方向旋转,一定要转在对方的前面;或逆着来劲儿方向转,克服来劲的旋转。接对方力,放一半,留一半,用做己方发劲时用。一只手拿住对方的“中”,另一只手把手中的“球”抛向对方的“中”,发放或击打对方。[13]

4.3 混合手特点  所谓混合手,就是运用不包括双轻手、双沉手、半轻半重手这三种以外的各种技法,汪永泉先生说过:“一般出手要有六种劲儿混合在一起用,所谓“、捋、挤、按皆非似”,这种混合劲儿,对方很难对付。”[14]混合劲多为螺旋劲。在引化或击发对方时,要通过手势的旋转变化,错开对方之力的顶点。内劲在通出手外后,旋转前行而形成的螺旋劲的方向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要根据对方的情况和自己使用时是否顺手而定。半轻半重手和混合手的区别,关键在于半字。半轻即可不断,否侧就是顶扁丢抗,需要採挒肘靠补救。[16]

4.4 其他技法 汪永泉先生除了上述四种技法以外,还传授了其他一些太极拳技法。比如点断拍和弹簧劲。这两种技法强调放松、内功,以自我为主,脚下有根,比较讲究内功和招法。点断拍是在听手时,以手指的刺劲,向对方劲源上刺点,使对方产生反应,我顺其来势,用掌心吸引其脚跟,使对方感觉一空而产生暂时的停滞,我断后即拍。发拍劲如投石,要劲断意不断。拍劲影响人的内气。弹簧劲是当对方来力时我用挤劲迎头还击,使其像球碰在墙壁上、铜钱投在鼓面上一样被反弹回去。在用弹簧劲时要先蓄后发。是先借对方之力压缩弹簧,然后猛然撒放,将对方弹出。弹簧劲取决于内气的鼓荡和体内“钟锤”的前后摆动。[14]

参考文献:

9】王宗岳等.太极拳谱(清)【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117

10】刘金印整理.汪永泉授杨式太极拳语录及拳照(修订版)【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13983

11】汪永泉讲授,魏树人、齐一整理.杨式太极拳述真【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16-17

12】汪永泉讲授,魏树人、齐一整理.杨式太极拳述真【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20242

13】刘金印整理.汪永泉授杨式太极拳语录及拳照(修订版)【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11869

14】汪永泉讲授,魏树人、齐一整理.杨式太极拳述真【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1024243244

左:杨瑞                  右:谷森

5.四种技法之比较

5.1 理论理念不同 汪传杨氏太极拳推手与技击的四种技法分类,完全符合杨澄甫传抄太极拳谱中太极轻重浮沉解的说法。即,双轻为轻灵,双沉为离虚,称为上手。半轻半重,半有着落,则为平手。出此三者之外,皆为病手。[17]汪永泉先生也明确说过,一种姿势可以走各种劲儿,一种劲儿可以运用在各种姿势上。劲可单独用,也可混合用。[18]不同的理论形成不同的理念,不同的理论和理念又对应着不同的练法和用法。

5.2 招术不同 太极拳推手和技击要招术结合。招是身形手势的运用,外部肢体的动作,术是神、意、气的运行,内劲的变换。招是阳,术是阴。招为术开通道路,术通过招把意气通出去。双轻手和双沉手的推手,要求体现以意引导内气,沾、连、粘、随的特色,舍己从人,力从人借。推手时,自己要全身松散通空,要用气场影响对方,将内劲渗入对方体内,使对方重心被引进落空。发放和击打对方时也不用力,而是顺势将内劲从对方体内向外穿透而出或者在对方体内自内向外爆炸。

双轻手是我运用抽丝劲,以虚带实,用我之意,牵动对方移动之意,使其重心被引进落空。双沉手是我运用敷盖劲,闷住对方脚下的重心,随对方移动之意,使其重心落空。至于半轻半重手,我虽然用半轻手牵动了对方的重心,但没有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要求,而且发放或击打对方的半重手还有力的成分,所以被称为平手。而那些推手时只讲招,不讲术,谁的招多、招快谁就赢,力大胜力小的技法,不符合太极拳舍己从人,不丢不顶的要求,故被称为病手。

5.3 技击特点不同  听、懂、化、引、拿、发是汪传杨氏太极拳技击之特点,发劲又分为定发和活发两种。汪传杨氏太极拳推手主要是为了“懂劲”,是为了练成真正的太极功夫的训练方法,而不是一争高下的较量。杨澄甫先生曾说过,彼此功夫相近者在互相渗透时,要寻找对方的缺陷之处,才可以乘机发劲。要使被发之人心服口服,承认所发的劲是符合太极拳原理的。做到这一点才能使被发之人不产生反感,有利于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双方在推手时会感受到来自对方体内的功力侵袭影响。太极劲儿是神、意、气的化合。这种内功劲的侵袭逐渐沁渗加强的,而绝不体现在粗暴的陡发的硬劲中。当受到侵袭时,如果能够把袭来的意、气、力化解,同时还能把自己的功夫施展出去,通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