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京icp备案号 10022562 copyright 2005~2010 www.yqyjh.com|www.yqtjq.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 汪传杨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复制镜像。
研究会核心领导小组成员
研究会中的汪脉谱系
汪传杨氏太极拳专委会公告: 专委会宗旨:加强太极拳习练及太极功法、太极推手、太极技击的研究交流,增进友谊。传承太极文化,继承和推广太极拳前辈先贤的武学成果。
习练汪传杨氏太极拳的七步台阶
[ 录入者:yqadmin | 时间:2022-12-02 13:32:55 | 作者: | 来源: |字号【 】 | 浏览:312次 ]

习练汪传杨氏太极拳的七步台阶之一:上下相随,动无一处不动

 上下相随就是由头顶至足心,把身形调直,使意气下沉至腹腔,再松散舒送至四肢,相连起来,上下一体,保持中正安舒,再贯穿到四肢开始运动。运动拳架时两臂在周围的圆圈之内,松软圆活,不用强力。同时两胯轻松,掌握住两腿意气,放松下至足心,轻灵变化,虚实分清。两手心与足心互相配合,上下相随,协调一致。

前进、后退时平送腰胯,身体垂直平行移动,如同船上的桅杆一样。不能低头猫腰,左右摇摆。

不能打“半截拳”,只动上半身,要上下相随。练习时可以把手臂放下,不动手势,只动身形;也可以在行进中暂时停下来,放下手臂,检查身形动得如何,是否符合要求。

习练汪传杨氏太极拳的七步台阶之二:内外相合


内气与外形相结合。在运动拳架时,每个姿势都必须有内气的供给,把内气贯穿到姿势中去。在练拳时必须要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外形运动由内气支配,不能外形动作拽内气的供给。内气是否充实,是否能够供给姿势运动。这个问题要弄清楚,否则就会产生各种毛病,影响身体健康。

只有外形动作,只是抡胳臂、踢腿,不是练太极拳。

内外相合,内气与姿势不要互相等待、互不配合。

内三合(神、意、气相合)、外三合(手与脚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内外相合,做不到这个要求,则一辈子也练不好太极拳。

习练汪传杨氏太极拳的七步台阶之三:内外相合的上下相随

 

    在运动拳架时要使内气与外形相结合,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的运动是无形的、看不见的。内气运用的舒适通畅与否在外形上是一般人看不出来的。如何把内气贯注到姿势中去,这一段练习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它不但要有理论的配合,还需要有名人的指导,才不会产生差错,影响身体健康。内外相合在外形上看来,内气与姿势不要相互等待,互不调合。

    在做到内外相合以后,还要保持第一个要求:上下相随。

 

习练汪传杨氏太极拳的七步台阶之四:拆架子

 

    太极拳架是前人把各种应敌之招综合起来编成的套路。不论哪一种套路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练习中,可以根据需要改。但必须遵循理论的要求进行练习,才能练出功夫。

    可以专门练“架子”、“捋架子”、“挤架子”,……。即一套架子,每个姿势、动作只练一种劲儿。

    每个姿势都是“桩”。可以单独练一个姿势,也可以把几个姿势组合起来练习。

    养生架和技击架是同一拳架,只是练法要求不同。


习练汪传杨氏太极拳的七步台阶之五:拆手

 

    练知己之功的拳架时,都是用手做出姿势,指出方向,领出内气的去路,所以姿势练得正确与否,和内气练得舒畅得意与否,均表现在手势上。手必须变换灵活,随机应变,不要有规矩和固定的姿势。手无定像,但有它一定的活动范围,不是乱动。要保证在任何动作中都要按照养生的原理,掌握养和散的道理,而掌握的好坏,全在于手。

    练知彼之功时,手更重要。与对方一接手就要求听、懂、化、问。这些功夫是无形的,叫做“术”。手必须掌握术的功夫,才能做到轻灵变化无穷。把功夫练到手上,这叫“功夫上手”。以后逐渐达到拳谱所说的阶及神明(就是融会贯通的最高阶段)。这样,与对方一接手,就能先觉察到对方的动向,这叫做“懂劲儿”。

  

习练汪传杨氏太极拳的七步台阶之六:分劲儿

 

内劲儿和力是两码事(不同的事物)。

    内劲儿即太极劲儿,是神、意、气的化合,不是神、意、气的集中。

    一般理解,所谓劲儿,是把本身的神、意、气集中到一点上,再把这个点运用到某个姿势上去。经过长期的锻炼以后,就会逐渐扩大增长起来,变成一种力。这种力是经过锻炼取得的,是后天之拙力。这种力形式大、动量滞、变换迟、动的去路直,在技击方面用起来,因身形动作大,运动量较强,因此影响内气的波动,易于浮躁。这近于长拳的练法和要求。

    初练太极拳的人觉得太极拳的练法与上面的练法相似,其实不然。如果按照太极拳的理论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逐渐把理论与姿势结合起来,就会很明显地感觉出来,上面的练法和要求是与太极拳不同的。练习太极拳的要求,是把本身的神、意、气化合归一,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轻灵圆活之劲儿。这种劲儿是以气、意混之为主。它的本质是气,对它的要求是空、虚、散,而不是集聚的。这就是太极劲儿,又叫做先天劲儿。这种劲儿与姿势的关系,是利用身形手势,给这种劲儿开出去路,指出方向,使它能自然畅通,输出无阻。这种用法只是在应敌时一现用之,切勿在练拳时随意输散,以免致伤身体,影响养生。在运用时不要把它直接贯穿到某个姿势上去,而产生劲端。否则在应敌时遇到强力就会使内气返回本身,致伤身体。

 

习练汪传杨氏太极拳的七步台阶之七:入化境

 

    入化境,这是练拳达到的高级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先要把练习太极拳的种种要求和方法熟练精通,逐步做到虚实分清、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招术分清、开合分清。还要把姿势与劲儿分清,知己和知彼分清,“养”与“伤”分清。把以上有形的练法分清以后再融合在一起,化于无形,若有若无:有即是无、无即是有。守规矩而脱规矩,脱规矩而合规矩。练到这个地步,才能达到空虚无滞、动静自如、无形无象、全体透空。这样,心性自然得到保养,百病不生,延年益寿。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锻炼以后,才能体会入化境的奥妙。这是很难用笔墨来表达的。只有经过心传口授,才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