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京icp备案号 10022562 copyright 2005~2010 www.yqyjh.com|www.yqtjq.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 汪传杨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复制镜像。
研究会核心领导小组成员
研究会中的汪脉谱系
汪传杨氏太极拳专委会公告: 专委会宗旨:加强太极拳习练及太极功法、太极推手、太极技击的研究交流,增进友谊。传承太极文化,继承和推广太极拳前辈先贤的武学成果。
怀念朱怀元老师(钱育才)
[ 录入者:吕庆 | 时间:2008-01-29 15:58:25 | 作者: | 来源: |字号【 】 | 浏览:4717次 ]

怀念朱怀元老师

 

钱育才(钱诚)

 

 

    我是怀着感激和怀念的心情来参加这个会的。今天在座的人里有三位(赵琴、商开乾、王景霖)和我钱育才,是吴式拳王培生老师的弟子。我们四个人中,从德和艺两方面来说,今天都该是赵琴师兄站在这里讲话。我被他们三个人推上来的唯一理由就是我见过朱老师。我确实见过朱老师,我现在还珍藏着五张照片。其实,我不仅见过,还多次被老师留在家里吃过饭。根据我被推上来的理由,我提出条件:我只谈怀念,不谈拳;因为今天,有各位老少爷儿们在场,轮不到我发言。要谈拳,我也只能按个人对推手的体会说两句话:一、时刻求诸己(保持和保护自己的状态);二、不忘宽容人(给对方以出路和去处)而已。

 

    今天我在这里要说的话,事先没机会与他们哥儿仨商量,所以,我的话,对的,可以代表他们,错的,我个人负责。我首先要对汪脉朱老师的各位传人表示感谢,感谢各位多年来以宽阔的胸怀和天下太极是一家的精神,不仅容纳了我们,而且认真地帮助了我们提高技艺。我个人还被接纳为汪脉太极拳研究会的会员,我很荣幸。说实话,我执着地追求太极拳许多年了,假如说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一点什么的话(还不一定都能做出来),都是十多年来汪脉各位传人帮助的结果。

 

    我是由杭州的夏涛同志介绍于1996年认识朱怀元老师的。夏涛和我在对太极拳的认识和追求上可以说是志同道合,一见如故。他接触过杨、吴、孙、陈各式的不少名师;在许多名师中,他特别推崇朱怀元老师。所以那年秋他有机会来北京时,就带我去拜见了朱老师。也是有缘分,老师很高兴。所以夏涛回杭州以后,我就自己常去看望老师。我还给老师介绍过另一位同门师兄,可惜没有缘分,那位师兄后来再也没去过。我每次去看老师,老师必定留住吃饭。那时候老师已经不下楼了,用老师自己的话说“只是每天在(三楼的)走廊上小步走,走三千步”。有一天老师站在屋里给我讲什么,我一时感动就跪下给老师磕了个头。我应该说:老师并没有收我为徒弟。只是我一个头磕在地板上,老师无可奈何地笑了笑而已。而我呢,当时也并不是为了什么名义,只是以此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敬意。其实,我这个人在现代知识方面从小到大受的是外国教育,而我受的家庭教育却完全是旧式的,包括宗教方面的。在我心目中,对老人行个跪拜礼不是什么大事。我在家里,直到60多岁,遇事认为有必要时还给我父亲下跪、磕头。

 

    朱怀元老师是1999年2月27日走的。在这之前的一个多月,1999年1月20日左右,我去看望过老师。当时老师的病已经很重,躺在床上,不能起身,但还认得我,见我来很高兴。我看出老师将不久于人世,我非常难过,深深地体会了古书中所说的“才相见,又告别离!”那种滋味。但是,我1月27日回东京的飞机票已经订好,必须按时回去上课。我知道自己不能参加最后送老师的仪式,便事先拜托一位师兄代我办理此事。所以签名簿上有我的名字,那是别人代签的,实际上我并不在国内。那是不得已,但这事是我终身的遗憾。

 

    我虽比老师小11岁,但在人生路上却也经历过不少性质相似的事。所以,我同老师谈起话来很投机。我不仅能理解老师的话,有时还能接着说上几句。他谈人情世道,对世态炎凉很是感慨,我对此自然也是大有同感,也就说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些事。这样就更增加了老师的谈兴。他跟我谈协和医院、谈足球队、谈在石棉瓦厂的劳动,谈他怎样帮助一个怀孕的女同志、替她干活,他指着墙上的几张照片谈他为什么一辈子只“发”过8次人……等等。

 

    老师信主。我家祖辈父辈都信佛,我也信佛。我女儿女婿一家则是伊斯兰教徒。所以,我尊重一切有信仰的人,不管是什么教。我是离休的,我在胡耀邦当总书记时入了党。我相信“离地三尺有神灵”。我认为:人有信仰就有所敬畏,这样的人犯罪的比较少。我不赞成人定胜天。我认为:人应该顺天;在我心目中天就是自然。逆天而行、不顾自然规律而硬要改造自然的,今天都受到了自然的惩罚。我也不赞成力量和权力决定一切,我更不赞成把动物世界“弱肉强食”的法则引进我们人类社会来用……等等。太极拳也讲要“顺乎自然求自然”。我前面说的那两句话“时刻求诸己”和“不忘宽容人”,也是在“顺乎自然求自然”范围之内的。这许多想法,都是当年我和朱怀元老师谈话的话题。

 

    我每次从老师家回来后,都感到与老师的谈话不仅加深了我对太极拳的认识,而且加深了我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所以我特别感谢朱老师。特别想念他。

 

    不久前我得到一本朱怀元著《汪永泉传杨氏太极拳功札记》(附珍影集)。其中有很多地方我看不懂,也未曾在其他书中见过,听也没听说过。足见太极拳之深奥。无怪乎清末陈鑫总结他160句的《太极拳经谱》的最后两句是“岂知我心,祗守一敬”。我确实痛切地感到“诚哉斯言也”。

 

    再过三年就是老师的百周年诞辰。我希望能好好纪念一下。

 

  (2008年1月12日)